从9月1日起,全国海关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出口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代号“龙腾”行动。在行动期间,海关将对侵犯“龙腾”行动重点企业知识产权加大惩处力度。海关总署在青岛向150多家“龙腾”行动重点企业代表介绍了“龙腾”行动方案。
在此次“龙腾”行动中,全国海关将以出口到非洲、中东、拉美,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主;以小家电、手机类电子产品、工程机械、生活日用品、节日产品、特色商品等主要传统优势产品为主,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协助企业维权。
海关将对“龙腾”行动重点企业的进出口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加强风险研判和布控联动协同。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区域海关充分利用区域合作优势,建立案件打击快速反应和案件联动查发机制;海关总署将对涉及范围广、案值大、社会影响高的案件实施督办。在行动期间,海关将对侵犯“龙腾”行动重点企业知识产权加大惩处力度,对涉嫌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的,依法通报公安机关,严厉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各地海关将为“龙腾”行动重点企业寻求进一步民事司法保护提供支持。
海关总署政法司司长杨宗仁表示,“龙腾”行动是海关总署开展出口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塑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海关总署今年正式实施知识产权培塑工作的具体举措,为此,全国海关将集中执法力量,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进出口企业,为中国企业走出海外提供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据初步统计,今年截至6月30日,全国海关在进出口环节累计查获侵权商品6721批,涉及货物数量2472万件,案值8098万元;核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3742件,涉及1426家权利人。
海关系统持续推进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专项治理。据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国海关在邮递、快件渠道累计查获侵权商品5890批,涉及货物数量2万多件,案值190万元。
2013年以来全国海关在进出口环节共查获侵权商品近11万批次,涉及商品数量40697万件,案值15.5亿元,保护了62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多家权利人合法权利。
截至日前,在海关总署备案的中国企业知识产权超过1.8万项,占全部备案数量的55%。2015年,全国海关就查扣侵犯国内企业知识产权货物1939批次,案值5590余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0.29%和 571.41%。2016年查扣涉嫌侵犯自主知识产权货物757.85万余件,同比增长13.20%。